脉诊认准几点
脉诊可以很简单,认准几点即够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 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此为男女之常脉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 当作何论?服药前 当辨证为用阳过度 不能收敛 寸尺多浮服药后 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 寸尺多沉同时可见 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阳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辨证运用――――――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能量足否 脉管之大小 有力无力而已 不必详论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动于肝 故 相火不位者 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和 内里刚劲 敌强我愈强】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短时用阳者【说话 运动 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不位者 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 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 寸脉仍浮 即为阳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断:失眠多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 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 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左手尺脉【肾阴】无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 阳痿 性冷淡 不孕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无力 尿频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不论脏腑 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
亲,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