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发表在 2011年11月 的所有文章
不可不知 6种米的养生保健功效0
最滋补的是粳米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不宜多食。 最助消化的是糙米 所谓糙米,就是将带壳的稻米在碾磨过程中去除粗糠外壳而保留胚芽和内皮的“浅黄米”。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 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于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有效。糙米较之精白米更有营养,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
五行天干地支〈疾病判断〉0
五行天干地支〈疾病判断〉 (一)五行十干表征 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甲:头、胆。乙:肝、项。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卯:肝、胸、目、手、爪、筋 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丙:肩、小肠丁:心、血液: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 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辰:背、胸、项、肩、皮肤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己:脾、腹丑:肚、腹、脾、肌、肉未:脾、胸、胃、腹、口、唇、齿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庚:肠、脐辛:肺、股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酉:肺、鼻、皮毛、声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
湿疹可以立竿见影0
患者,30多岁,经熟人介绍求诊,自诉有下肢湿疹多年,每年发作几次,很多时候要1个多月才能慢慢痊愈,有时要几个月才能好,经多家医院皮肤科治疗,未见明显改善,每次几乎都是病情自身逐渐好转痊愈的,好像并不是医院经治疗后康复的。 治疗思路:见到患者,看眼睛的神态,说话的快慢,临床治疗已了然于胸,至于把脉,看舌都是流于形式了,病人的母亲,弟弟,还有弟媳妇都说他的脾气很急躁的。再看病人湿疹的位置在左侧足背大脚趾和第二脚趾及第四脚趾和第五脚趾交叉的区域,已破溃,局部涂了紫药水,有渗液,瘙痒明显,经常要用手去抓,才感觉舒服些,还有左下肢内侧踝关节以上约2-5cm的位置有散在多个水疱。>针刺右侧液门,中渚穴,用泻法,治疗1分钟后要患者用手搔抓左下肢足背皮肤破溃处,看局部瘙痒是否减轻,患者连声说不痒了,一点也不痒了,起效真快。在用泻法连续行针治疗,留针观察15分钟...
灸法十六。0
医小儿小儿目视不转睛,指甲黑,作鸦声,是死形无可治,惟用此法灸,十灸十生。将左右两手弯,各灸一穴,左右两脚趾,将第二脚趾缝头处亦必各灸一灸,将痰泻出,即回生,奇妙不可言,医小儿之神灸也。 鸡爪风妇人月家得此,不时发手足及指拘挛,拳缩如鸡爪,颇疼痛。急于左右膝盖骨下两旁,各有小窝共四穴,(俗谓鬼眼)各灸三壮立愈。 干霍乱死灸法心头微热者,以盐填脐内,纳艾灸,不计数,以醒为度。 附子灸痈疽久漏,疮口冷,脓水不绝,内无恶肉。以大附子水浸透,切大片,浓三分,安疮口,艾隔灸,数日一灸,至五六七次,服内托药,自然长满。为末作饵用亦甚可。 黄蜡灸治痈疽等毒。白面水和成块,照毒根盘大小作圈,浓一指,高寸余粘肉上,外以绢帛加湿布围住。将黄蜡掐薄片入面圈内,以熨斗火运逼蜡化。即痛则毒浅,若不觉,至蜡滚沸,逐渐添蜡,俟不可忍,沃冷水候凝。疮勿痛者毒盛,灸来到也,不妨再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