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腧穴)的位移性(原创)
胡寿晃 经穴(腧穴)的位移性。经脉的某几个节点瘀滞了,换句话说胃疼通过经脉的对应节点显示出来了,哪么兼顾几条经脉把瘀滞点消除就可以了,瘀滞点既可能恰好在某一穴经穴的标准坐标点上,也有可能在这个穴位周围位移。而最早的经脉是不言具体穴位的,是欲得而验之,按在中而痛解,乃其愈也,现在给标准化了,认为标准化的也就是科学化了。先有经脉才有经穴,早期一些医者发现了一些反映症候的节点,恰好位于经脉循行上,并且具有规律性和特异性,把这些节点命名为穴位,于是经络穴位(连线)图便确定下来,经络穴位(连线)符合经脉的循行途径,这本质是一样的,符合经脉原貌,正确指导着临床,随着后世总结的治疗疾病的位点越来越多,为了方便临床和后学,干脆把一些偏离经脉的附近阿是穴或经外奇穴都归经了,更把穴位的位置硬性标定,这下惨了,经穴图变成很多锐角、转折盘旋的了,牵强附会的以穴归经最终变成了以经(脉)归穴,自此以后,穴位的连线严重偏离了经脉本质。现在的经脉图都是来源于穴位的,只有灵枢里的脏腑十二经脉才符合原来的,所谓原来的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当系湖南马王堆(1973)与湖北张家山(1983,1984)出土的古代脉书被证实是描述循脉感传与疾病关系的原作,写于春秋时代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内经》成书更早,是《内经・经脉篇》的母本,所记载的经脉名称只有十一条,专论述灸法的,亦只言经而不论具体之穴。前面已经讲述,穴位是经脉学说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脉上反映疾病的有规律、特异性的经脉上的节点。生病了就通过寻按切找到这条脉的某一瘀滞节点(穴位) 然后通之恢复流畅,但经穴是有位移性的,当我们意识到经穴的位移性时,我们临床用穴时便灵活自在,不会刻意固化在不变的标准点上治疗,只要在穴位基础学的标准坐标点或邻近触诊,按我前文所述之经穴特征即可精准定穴,一般来说,病穴相应的关联度越大,相应经穴反应越大。信息越丰富。《灵枢》在背腧定位时也不忘提醒说, “欲得而验之,按在中而痛解,乃其愈也”,可惜后世相传缘木求鱼,认为标注的分寸就是正穴,以讹传讹,一错再错.《经穴汇解》“夫俞穴之所在,即肌肉之分理、节解、骨缝、陷罅之处也,故曰动脉应手,或曰宛宛中,或曰陷者之中。即索宛陷,摸动脉以得俞穴。不必用分寸而得知者。古人虽言分寸,亦大概言之,不必拘泥也。” 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物体(在物理模型中称为“粒子”),如果你把它们分开了,有一个粒子在这里,另一个粒子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如果你对任何一个粒子扰动,那么瞬间另一个粒子就能知道,就有相应的反应。一个物体状况改变另一个物体则同步改变,关联越高效应越明显,这量子纠结、病穴相应的概念。内经里这种认识,在普通常识上似乎难以解释,就是相关联的对应的两个物体,随量子学说、量子生物学的发展,对量子纠缠现象的认识、这已不是迷团(基于另节分解)。 事实上教课书上的腧穴定位标记位置只是方便我们学习记忆,指导运用,言某寸某分只是取穴的一个坐标,略约的粗定位,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进针腧穴,腧穴在体表或经脉上的正确进针位置必须扪切寻按找其正确的位点,正确的腧穴选点须符合其反应病侯的特征,特征是机体疾病反应于体表的反应点,是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呈现在体表相关联部位的反应点。可笑一部份针灸者总是依靠肉眼观察依着教课书的某寸某分准确刺穴,还真以为一针中的,呜呼!根本不重视或不会触诊(或言压穴、切穴),尽失针灸精义、《内》《难》之要旨,安能如汤泼雪,能愈疾耶?
亲,你怎么看?